关键词: 武汉地铁线路图 武汉地铁3号线 武汉地铁2号线 武汉地铁2号线线路图 香港地铁骂战
WuhanMetro.Com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武汉鑫育源地铁网 >> 新闻频道 >> 地铁建设 >> 正文

武汉主城区逾九成区域适宜地下开发

2011-3-16 17:59:26 本站原创 武汉地铁网 评论

现在网消息 黄宁 武汉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所高级规划师、院驻所副总

地下功能主要是停车、商业和人防

长江商报:官方如何界定城市地下空间,主要有哪些工程?

黄宁:所谓地下空间就是地表以下的空间。目前主要有四大用途:一是公共设施,比如商业开发,公益开发以及地下博物馆等。二是地下交通,比如我们武汉的长江隧道。三是包括水、电、煤气、通信等在内的管线铺设。还有就是防灾抗震等的地下综合防灾用途。

长江商报:武汉市目前的地下空间基本情况怎样?

黄宁:目前,武汉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从空间分布来看,地下空间主要位于商业和办公用地下,下游集中的地下设施主要分布在城市二环线内传统大型商业区。从使用功能来看,主要以停车、商业为主,大部分兼有人防功能。从竖向来看,地下空间开发仍集中在浅层(地下0~10米)。

长江商报:1985年曾经有人提出了系统开发武汉的地下空间,但过去这么多年,武汉才开始起步开展地下空间的开发,武汉算不算起步晚了?

黄宁:当时的武汉,本身经济实力就不够,再加上之前的土地资源还没紧张到非得开发地下空间的地步,所以到最近几年才开始开发。

再说开发地下空间得有一个时间过程,关键要看一座城市的经济基础,据说城市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才允许。就目前来讲,我们国家也才刚刚达到这个水平,我们整个国家算是才开始起步。武汉现在开始做了,起步也不算晚。

加拿大蒙特利尔,一半的城市在地下

长江商报:在地下空间的地点选择上有什么讲究?

黄宁:开发地下空间比较特殊,需要有选择性地集中成片搞。就拿武汉来说,规划形成“一轴三带多片”的地下空间系统布局形态,通过轴线和环线连接商业区,再通过轨道换乘站点,强制性引导人流,形成地下综合体,然后再辐射开。

比如说,这里有10栋楼,每栋设两个地面开口,就需要20个。但在集中成片搞的状态下,可以只设15个地面开口,可以减少在地面的运行,提高整个运行效率。武汉现在着重围绕王家墩等重点区域集中搞,预计2020年将有2000万平方米,人均约3.7平方米。

长江商报:如何让地下空间成为“地下城”?国内外有没有“地下城市”的完美范本?

黄宁:地下城应该是一个集商业、交通以及轨道换乘,还有环线等组成的地下综合体。尤其是对轨道沿线地铁站的规划,要让其解决连通道问题,同时形成“轨道+物业”模式,使其功能最大化。

目前来说,“地下城市”发展比较完善的有巴黎,美国的纽约、曼哈顿,还有像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它有一半的城市是在地下。而在亚洲,就数日本了,很值得我们学习。

长江商报:武汉需要多久才能达到同等水平?武汉发展地下城市,还存在哪些困难呢?

黄宁:这个还真不好说,应该还会走很长一段路。主要是武汉现在还没有这样一个成功的范本,人们对着还没有概念,也没看到地下开发的综合效益,投资商不看好。

不过现在正在建的王家墩商务区,算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事物,标志着武汉正式进入地下空间时代。这个建好后,人们看到了实体,估计会加速地下城市的发展吧。

还有就是人们的观念还没改变过来。当时规划院做关于“轨道+物业”的商家连线调研,沿线100多家商户,只有两家愿意连线。再有一个政策法规的问题了,比如说容积率和权属的问题,对于地下空间这个新生物,很多方面都没有明确规定。

武汉水位高,但不影响地下空间开发

长江商报:专家预测,21世纪末,将有1/3的世界人口工作、生活在地下空间。这是否仅是一个幻想?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市民对地下生活有心理障碍,如何解决人的适应性问题?

黄宁:这个还真不好说,可能拍拍科幻片还是可以的。考虑到人的倾光趋向,人对地下空间不习惯是正常的。所以,在设计中,我们有个“递减”原则,尽量避免将人流引向地下。如果是地下,一般是地下一层,二层用作商业或是停车场之类的。再说,因为地下开发成本较高,一般都会在两层以内。

长江商报:武汉的地质条件对地下空间的拓展是利或不利?

黄宁:武汉的地质环境相对还是很好的,武汉市主城区适宜和基本适宜开发地下空间的区域占到96.3%。

长江商报:武汉曾经是一个“水城”,湖泊密布,这对武汉开发地下空间有影响吗?

黄宁:武汉的地下水位比较高,但不像上海的地质环境那样流沙多。整个武汉地质环境中积岩面积比较大,桩基很好,地质比较稳定。水多,水位高,这些都不是问题,不影响开发地下空间,也不会对主体工程造成影响。比如修建长江地下隧道,直接在水下做,也不是问题。所以,只要打好支护结构,防止渗水就好,不存在什么大问题。只要工程技术没问题,向地下开发100米也不存在问题。

长江商报:目前在很多城市出现了地表塌陷现象,多大程度上与地下空间的开挖与建设有关?能否有效杜绝这种现象发生?

黄宁:这个也不好说,但从技术层面讲,这个完全可以避免,只要工程设计和相关的建筑材料达标,一般不会有意外,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地下水过度使用等外力造成的地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