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武汉地铁线路图 武汉地铁3号线 武汉地铁2号线 武汉地铁2号线线路图 香港地铁骂战
WuhanMetro.Com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武汉鑫育源地铁网 >> 新闻频道 >> 地铁动态 >> 正文

武汉看海之痛 五大顽症阻塞地下毛细血管

2011-9-17 10:45:53 本站原创 武汉地铁网 评论

6300余公里,这是祖国最北端漠河至最南端南沙群岛的距离,也是武汉中心城区排水管网的总长度。

蜿蜒盘结在五光十色的繁忙背后,当换个角度重新审视这座城市的地下“毛细血管”时,可以看出,随着建设的提速和地面设施的不断发展,管网的“压力”却在与日俱增,当水势集中爆发汹涌而来,“毛细血管”的阻塞很快即成城市不能承受之痛,令人防不胜防。

武汉“看海”的时代之痛

88处渍水点施工影响占52%

今年6月18日那场暴雨后,“春天到武汉大学看樱花,夏天到武汉大学来看海”,一时成网络流行语,并衍生出此后的到“北京去看海”,“到成都去看海”等。这更使江城排水系统的尴尬显露无疑。

针对网上流传的武汉大学校门口渍水严重的图片,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进行专门调研后指出,直接原因是:武汉大学门前属合流区和雨污混疏区的范围,为避免污水排入湖泊污染水体,截污闸不能及时开启排除雨水,导致上游来水不能或不能及时入湖,而在地势相对较低地段形成渍水。

最近几年,武汉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尤以大型交通工程为主,5000多个工地同时开工,繁荣的背后是时代发展的阵痛。据上述调研报告统计,88处渍水点中施工影响占52%,而这些绝大部分属二环线、地铁等重大工程。

武汉市水务部门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施工方为赶进度,往往忽略排水管网建设。不仅事前很少主动去了解,挖断后也不通报告知,直到水务人员巡查时才能发现,更多时候是下雨导致渍水,影响到居民生活时才能发现。水务部门要求恢复管网,施工方却不愿多花时间和成本对排水管网进行迁移改造,往往一再拖延。除了野蛮施工,还有泥沙、渣土不经两级沉淀就直接排入下水道,临时排水管网口径小、雨水收集口不足,这些都加大了下水道的压力,对排渍产生影响。

泵站建设的缺位之痛

“现有排水能力低于实际需要的60%”

6月份的暴雨期间,东湖渍水严重,至6月24日水位达20.60米,超正常水位1.45米,东湖周边地区饱受渍水之苦。7月22日,武汉市水务局多名官员被问责,局长被行政警告。

据武汉市纪委调查后通报:东湖排水通道主要有两个,一是东湖港至武钢排水通道,二是长达18公里的罗家港排水通道。因武钢不再在东湖取水,因此第一个通道的排水功能基本丧失,而罗家港明渠则在近5年内没进行任何清淤,不仅自然出水沟被堵塞,明渠内亦杂草丛生,建筑渣土堆积,排水功能被严重削弱。

实际上,早在2006年,武汉市即完成了罗家港综合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计划扩建承担东湖水出长江的罗家路泵站等。但直到今年6月,泵站扩建仍未动工。7月8日,武汉市宣布投资4.9亿元开工整治,内容主要包括拓宽罗家港、沙湖港,新建新沟渠,新增罗家路泵站水泵7台,预计2012年5月完工。

对于通道、泵站等排水设施在排渍中的缺位之痛,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陈雄志有同感:“武汉市现有泵站的能力,只有规划的56%。”

陈雄志表示,武汉市现有排水规划设计标准是历史降雨水平和城市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结果,按照规划建设完成的地区,比如循礼门隧道、中山路隧道等都未出现明显渍水。不过,如今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现有排水设施的总体排水能力尚低于实际需要的60%。

箱涵治理的沉疴之痛

“疏浚人员完全无法进去清淤”

提起武汉市的排水设施,就绕不过黄孝河这条“龙须沟”。

随着城区扩建,沿河大量湖泊被填平,黄孝河沿线的湖泊面积,由建国初的20平方公里减少到1980年代的不足3平方公里,河床坡度平缓,河道断面狭小,排水不畅,是汉口的渍水重灾区。1982年和1983年的暴雨期间,外洪内涝,造成工厂停工、学校停课、交通堵塞,每年经济损失都在2亿元以上。

1983年,武汉举全市之力对黄孝河的治理展开大会战,经过8年时间,最终形成了现在的4.3公里地下箱涵与5.4公里明渠,大大缓解了排渍问题。20年后的今天,淤塞严重的黄孝河再次成为城市心病,江岸区排水管理站副站长高和平坦言:“虽然现在也在整治,但黄孝河目前的状况难以应对暴雨,渍水难免。”“箱涵建成至今,没有疏通过一次。虽然箱涵内的空间大到可以并排走四辆大车,但沉积这么多年,里面渣子、泥巴相当多,沼气很重。”高和平无奈地说,“箱涵治理是全国难题,清淤只能靠人工,以目前的技术,疏浚人员完全进不去。除非破挖箱涵进行隔段疏通,可这些箱涵都在老居民区地下,挖开谈何容易?”

黄孝河新一轮的治理,总投资2.6亿元,进行明渠环境整治、三金潭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上游合流区截污工程。对此,高和平也有新的担心:“现在的治理主要在明渠部分,污水不走明渠而是走管子到污水处理场,处理后再回排到明渠,一旦每小时雨量达到80到100毫米,管子的排水压力肯定大,水不能快速排走,黄孝河箱涵必然被淹。”

旧城管网的改造之痛

“老城区人多路窄施工难度极大”

“将雨污合流区域改为雨污分流,可以比较彻底地应对暴雨。污水的量每天相对固定,暴雨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水量陡增,让雨水走专门的管道直接入湖入江,不仅可以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担,也能有效避免渍水。但武汉完全实现雨污分流并不现实,老城区改造起来不容易,施工难度大,资金难度更大。”武汉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副处长丁杰表示。

丁杰介绍,沌口和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这类新兴城区,按照雨污分流的设计来建设排水管网,下暴雨时几乎不产生渍水。中心城区多半是老城区,管网多为雨污合流,一旦暴雨来临,雨水、污水处于同一管道,短时间难以排出。但是,老城区人口密集道路狭窄,要改造地下管道,必然要开挖。无论是生活区管道的建设,还是区域间管道的接合,都不可避免的影响居民生活。“我们需要作业面,还要工期,有些社区道路窄,一开挖就有居民反对。”丁杰说,“这里面很多问题需要协调,仅靠一个水务部门不能完全解决,不久前洪山区的一个排水改造项目,涉及到道路改造、拆迁等问题,因无法与当地居民达成一致,一直无法进行。”

此外,目前武汉市中心城区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电力、通讯等共计7大类17种,分属不同的机构和单位,并且管线不断增多延伸,地下管网权属的复杂性也加大了下水道的改造难度,几乎每一项改造都涉及多个职能部门。

湖泊锐减的调蓄之痛

“百湖之市仅存38个城中湖”

“武汉是百湖之市,一直都是与水斗争、与水共生。我13岁到武汉,印象中很多年都有淹水,一旦下暴雨,老百姓都尽量减少外出。现在,我们的城市面积扩大了,很多湖消失了,渍水的影响也更大了。”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博导周婕说,虽然“城进水退”是大的自然环境发展的结果,可武汉湖泊的减少,大大减小了城市的调蓄能力。

本报去年推出的《武汉湖泊调查报告》指出,百湖之市仅存38个城中湖。1950年代,武汉市湖泊面积达1581平方公里,城中湖有127个,1980年代已经缩减为874平方公里,近30年来,又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城中湖也缩减为38个。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城市建成区总面积从220平方公里增加到475平方公里。“东湖原本只是个城郊湖,随着城市的建设变成了城中湖,由于各种填占湖泊面积也减少了,排水也不畅。你想,天上的雨水没有减少,调蓄的湖泊在减少,地面面积在增加,如果抽排能力没有加强,渍水就不可避免。”周婕说。

据了解,如今市区的现有湖面多用作养殖、游览,真正专用于调蓄雨水的湖塘仅余汉口的西湖、北湖、后襄河、机器凼子、鲩子湖5处,调蓄能力十分有限。“雨水可以通过绿地、湿地、水塘排出,可那些能吸纳雨水的地方越来越少,加上湖泊调蓄功能的丧失,城市汇水能力也跟着大大减弱,混凝土、沥青等道路硬化材料都是不透水的,雨水只能靠排水管网,下水道的压力很大。”周婕认为,湖泊对雨水调蓄功能的减弱,是城市排水的一大损失。数据显示,2010年武汉市城区面积1615.14平方公里,在市区核心区684平方公里内地面硬化率达90%以上(山、水除外),核心区外930平方公里地面硬化率达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