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网,就叫“三环十三射”
长江商报消息 主城区有三条绕城快速环路;三镇又分布13条快速出城路,贯穿三条环线与郊区连通
能查阅到关于武汉城市及交通的相关规划,大多始于清末民国初年,距离约100年。
100年前,城市规划注重“联络交通”
在《武汉市城市规划志》中记载,1909年(清宣统元年),汉口的主要交通路网为:在京汉铁路南面,上自硚水电公司,下达刘家庙车站,曾规划修筑横马路5条,直马路30条。但因当时的汉口还有各国设的租界。至于租界内的城市建设规划,则由租界当面自行安排,我国ZF无权管理,实际上租界内外的很多道路并未连通。
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国民ZF曾多次编制过汉口、武昌以及三镇一体的城市规划。其中在武汉区域规划方案初步研案报告中,比较全面地明确提出武汉的城市性质为近代化工商业大城市,并将武汉三镇予以定位:武昌是政治文化城市,汉口是工商业城市,汉阳是园林住宅城市。并对三镇的道路桥梁有过论述。
1919年,孙中山在其《实业计划》等书中,还专门对武汉城市桥梁隧道有过考虑:在京汉铁路于长江边第一转弯处,应空一隧道过江底,以联络两岸。更于汉水口以桥或隧道联络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市。至于将来城市用地发展扩大,则更有数点可以建桥,或穿隧道。
当时,孙中山就考虑到两江穿城的特殊地理环境,建议武汉修建或隧道连通三镇。
75年前,提出“汉口不适环状道路系统”
1936年,当时的汉口市工务局编制的 《汉口市都市计划书》得到了国民ZF的批准,该计划书包括区域分区、道路、公园、桥梁等10个部分。
其中道路系统的“计划”为:汉口市三面濒临江河,其发达仅限一方,不适用环状配以放射性的道路系统。以位于中山公园附近的汉口市行政中心为中心,向市内各部设放射线道路数条,大部分市区则以棋盘式的街道构成,并于各处设数个交通中心,以避免交通集中于一点。
这也是规划中首次提到“避免交通拥堵”。这个时期汉口的道路为:沿江沿河及张公堤处,设宽40米的环市林园大道,在市行政中心周围辟大马路四条,其中与沿江、中山路两路平行的中正路(现解放大道)宽60米。
64年前,首次提出“交通拥挤”
1947年,在《武汉三镇土地使用交通系统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市内道路系统,必须具备快捷、安全、便利三个条件。棋盘式道路交叉口太多,车辆不能畅快行驶,同时其路线纵横无主次之分,以至城市发达车辆增多后,更增加城市交通拥挤和混乱。
这是规划中首次提到武汉已出现“交通拥挤”的现象。该纲要提出,城市内交通系统应划分为主要干道、辅助干线和局部道路。对干线交叉点,也首次提出“可逐渐将平交路口改为立交式”,以便行车更加安全和来往高速行驶无阻。
52年前,开始规划“放射环行道路”
解放后,“一五”期间,武汉市ZF也开始着手编制城市规划。
在1959年由武汉市委批准的《武汉市城市建设规划(修正草案)》中提出,道路布局考虑已有道路平行或垂直江河的情况,为便利交通,可增设一些放射环行道路。
其中,快速路与其他干道相交,远期应采用主体交叉,近期城市建应保留规划的立交用地。
29年前,首次提出“城区要成环”
1982年,在国务院批准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谈到,三镇道路联系主要靠长江大桥和江汉桥,“三镇道路一线联”的系统,交通阻塞;城市对外出口道路少,一个方向只有一条线。
该规划中,首次提到的路网的环形结构:要使三镇间及各镇内部组成环形交通;凡与三镇主干环路相交的主要干道都规划为立交。
1988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方案》中又提出,要形成以城区为中心的环形、放射形网络。
去年,提出“三环十三射”路网结构
1999年,国务院批复《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中,提出主城区采取以放射路为主、环形和方格网相结合的方式,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等4个级别构成。
2010年,在国务院新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再次细化为“快速路由3条环路和13条放射线组成”。三条环线与快速放射线、联络线相交成网,形成“环网结合、轴向放射”的快速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