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两月百余学子弃读在汉名校 复读留学是主因
无论是一本高校,还是高职高专学校,每年录取的新生中,总有人主动弃学。究竟有多少学生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他们为什么放弃?
近日,本报记者对新生弃学现象进行了调查,采访了十余所不同类别的在鄂高校、部分弃学学子和家长、有关专家等,试图解开弃学背后的原因。
不满专业,弃学复读
新疆的王亮(化名)今年高考考了550分(当地重点线为470分),被武汉一所部属重点高校录取,但放弃入学。目前他正在当地中学复读,成绩优秀。
王亮的母亲周女士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她和丈夫从四川老家赴新疆打工多年,孩子也跟着在新疆上学。王亮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全家既高兴又纠结,因为他虽然考上了重点院校,但专业不合适:王亮第一志愿报的是地质学专业,但被调剂到了市场营销专业。“考虑到孩子的性格和兴趣,而且担心他毕业后就业难,开学时,我们一家三口特地从新疆赶到武汉,想给孩子调换专业。但学校说现阶段无法调换,而且由于所要调换的专业与录取专业跨度太大,一年后调换也有很大难度,于是全家决定放弃入学,让孩子回新疆复读。”周女士说。
两手准备,终选出国
江苏南通的陈奇(化名)多才多艺,她也是被武汉一所部属重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录取,但放弃入学,目前就读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陈奇的妈妈龚女士介绍,女儿的发展比较全面,是优秀学生干部和市级三好学生,也曾在舞蹈和主持人大赛中多次获奖。高三时,全家决定让她同时准备高考和申请留学。由于陈奇高二时结业考试获得4个A的好成绩,且雅思考试拿到7分,因此顺利被国外高校录取。“几乎同时接到国内和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我们最终选择出国留学。”龚女士说,虽然留学的各项费用每年需要约20万元,但机会难得,可以进一步锻炼女儿的能力。希望女儿好好努力,高年级时能申请到奖学金。
名校也有不少弃读者
像王亮和陈奇一样弃学的新生,并不在少数。
据了解,去年,武汉大学有63名新生弃学。今年,该校招生就业处有关负责人虽未透露具体数字,但表示情况与去年差不多。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今年有约60名新生弃学,与去年情况相似;武汉理工大学弃学者约20人,另有几名新生虽然已经报到,但因无法适应大学生活或身体原因,正在办理退学或休学手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也都有近30名新生弃学。
除了部属高校,记者还采访了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武汉铁路职业学院、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长江职业学院等不同层次的高校。
记者发现,以上学校的新生报到率,部属高校均高于99%,省属二本高校为98%左右,三本高校为97%左右,四批专科学校则为90%左右。
复读留学乃弃学主因
复读、留学——正如上述案例,是新生弃学的两大主因。
去年,武汉大学对弃学的63名学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除9人因联系方式变更无法联系外,其他54人中,明确表示要出国留学的14人,明确表示专业不对口而复读的不到10人,其他未说明弃学原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办主任王建荣表示,弃学者中,以专业不理想再复读的为主。武汉工程大学招生就业处跟踪调查发现,除了复读、留学外,还有少量学生因参军、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弃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部属高校招办老师介绍,大学扩招前,该校几乎没有弃学现象,即使有极个别学生弃学,也多是由于身体原因。总体上看,近年来,弃学的新生数量有增多趋势。
弃学是高等教育损失
对于弃学现象,接受采访者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弃学学生应在录取之前就选择放弃,把上大学的机会让给其他学生;也有人认为,弃学代表着选择的多样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无论站在弃学者的角度还是高校的角度,弃学都是高等教育的损失。其他国家也存在弃学或退学现象,但很多国外高校不是一年一度的集中计划录取,也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学籍计划管理,学生可自由申请入学,也可自由申请转学。如果有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每个学生可多次选择,每所大学可多次录取,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机制也就将建立。在这种制度下,大学成为办学竞争的主体,既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也会提高办学质量、改善教育服务、吸引并留住学生的自觉性。
链接
全国在校大学生退学率约3%
近日,“腾讯—麦可思2011级大学新生月度跟踪调查”以2011年入学的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从2011年9月15日至24日,被调查的2899名2011级大学新生中,仅有40%对学校的入学教育表示满意。有数据表明,近几年全国在校大学生自动退学率接近3%,每年退学人数近50万。
——北京日报2011年10月12日
未来高校生源将越来越紧张
近年来,应届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人数占毕业生总量的比例并不高,但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南京为例,2007年,应届高中毕业生被国外大学录取的学生约占0.7%,2009年达到1.7%。在一些省、市级示范学校,这一数字可占到应届高中毕业生总数的5%—10%。
——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