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武汉地铁线路图 武汉地铁3号线 武汉地铁2号线 武汉地铁2号线线路图 香港地铁骂战
WuhanMetro.Com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武汉鑫育源地铁网 >> 新闻频道 >> 地铁动态 >> 正文

湖北南水北调中线7.7万移民内安纪实

2011-12-31 16:32:29 本站原创 武汉地铁网 评论

继去年底7.7万名移民全部外迁后,南水北调中线内安农村移民搬迁安置也于年底全部完成。移民内安的年搬迁人数、速度、建房面积和工作量远远超过三峡移民,为确保一库清水如期北送奠定了良好基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败在水质、关键在移民。移民的无私奉献,无疑是创造这奇迹的最大因素。移民们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服从国家大局,而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从未见过丹江口大坝。(文:李晓波 吴昌银)

十堰市郧县谭家湾镇东茶亭村安置点。正在接受采访的赵明勤甚至和中途来串门的宋志国快吵了起来,尽管他们是多年的老邻居。

起因是宋志国强调“要实话实说,现在去菜地不方便了,安置点路没修好不好走”。

“这只是暂时的,什么都要按程序走嘛。”性急的赵拉着宋走到小雨纷飞的室外,指着安置点一排排黛瓦白墙,“你自己看看,房子是不是比以前要漂亮了?村子环境是不是比以前要好了?”

他们俩都是内安移民。

“南水北调”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2014年,来自汉江的一渠清水,将一路奔流送北京,缓解北方水危机。

这也是中国继三峡工程后最大的移民迁安工程。

中线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共需搬迁34.5万人,其中湖北省十堰市所辖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张湾区和武当山特区5个县市区29个乡镇、257个村18.2万移民需要动迁。其中7.7万名移民已于去年11月全部外迁,今年9.2万移民在十堰市完成后靠安置。

东茶亭村安置点共有244户809人,分三批搬入。今年8月,12户人家经过抓阄住进了第一批样板房。

这“好运”让赵明勤有些羡慕。

41岁的赵很勤奋,除了耕作农地外,他还有半年时间在十堰和郧县建筑工地上打工,每天能有200元的收入;后来做了小包工头,花6万多元买了个小货车搞运输。

生活得还不错的他一直想盖幢新房。

但1990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始进行大型实物指标调查,库区的发展就受到了限制。2003年,国务院正式下达停建令,严格控制库区基本建设。

在迁出区,土木结构的老房子随处可见,移民住房条件与省内其他地区差别巨大。

上月他终于满足了多年愿望,随127户一起搬进新房。两层楼,167平方。厨房、卫生间简单装修,“现在雨多,等明年开春后再好好装修”。

阴雨已经连绵了数月,影响的不仅仅是移民房屋装修。内安建房、交通复建的压力都在这雨中骤然增大。宋志国所说的路不好走即是因此而来。政府也承诺道路、护坡等将按期修建好。

按照规划,移民生产用地将在明年春播前落实到组、在秋播前分配到户。当前,一部分移民尚在原有自家农地上种菜,新的安置点距离菜地约有15分钟路程—这也是宋志国抱怨耕作不方便的原因。

宋志国和剩下的移民将在几天后搬进安置点。虽然争吵,他还是认可新房好过以前的说法,“再说,这是国家大局,我还是服从的。”

服从国家大局,这几乎是采访中每个移民都会讲到的一句话。

“生意会好起来”

丹江口市计家沟村同心安置点,60岁的曹祥杰和老伴在家中看电视。他的两个女儿都已出嫁,小女儿也是移民身份,一家五口住在123.65平方的新房里。

看得出老曹家境不错,3室1厅1卫,精装修过的房子和城里没什么区别。“花了六万多,女儿掏的钱。没什么不同,村子里都这样装。”天气寒冷,老曹特别把电暖器打开。

老伴一旁说有些不习惯,“搬过来三个月了,每天串门、打牌。想做点事。比如在根上有块地种种菜”。老两口以前有一亩七分地,养了一头猪、二十多只鸡;“还开了个小卖铺,能保证生活零花。去年总共有六七千的收入”。

不烧柴禾了,用液化气、电,这都跟城市一样了,她笑笑,也有些无奈——样样都得掏钱。

老伴甚至计划在阳台上弄个笼子“养鸡子”,被老曹当即否定:那怎么行呢!现在这么漂亮的房子,还影响卫生。“搞不成”。

据介绍,土地补偿办法正在协商中。根据规划,政府将在村子里建“养殖小区”,集中养殖。村子入口处的墙上涂刷了大幅“移民新村科普宣传栏”,教授“网箱成鱼养殖”“生猪养殖技术要点”“柑橘栽培技术要点”,以及“居民健康行为准则及个人健康行为”等。

村子边上一大块土地也正在改造,将来这里成为大棚菜地。

孙建文说,合理规划在此次内安移民补偿中显得格外重要。例如,相关硬性补偿指标是,出组安置移民生产安置标准为,大棚菜地0.4亩/人,或水田、果园1.05亩/人,或旱地1.4亩/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移民安置在城郊处,将耕地改造成大棚菜地后,可以增加安置移民。

同心和其他安置点单门独户的楼房不同,全部是四层楼的单元房,123户移民住在这里,和城里的小区差不多。“安装宽带”的广告横幅悬挂在楼房间。

考虑到将后的生计,每户移民在在楼下都有一间35平方米的门面。由于许多移民在老地方收庄稼、一些房要精装修后入住等因素,目前村子人气还不旺,门面利用率并不高。

胡桂业的门面在村口临街,他的“鹏飞综合商店”10月份就已开张,零售米面油盐之类。他在广东、河南打过工,“见过世面”,对未来已有了详细安排。“现在人少,到春上旅游的人就多了,这里空气好。村子离市中心只有5公里,我这又是路边,对面是森林公园,夏天晚上12点还有城里的在这里散步。生意肯定会好起来”。

把移民当亲人

在库区,见到最多的就是移民淳朴的笑脸和工作人员的泥鞋。移民工作中,官员们强调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对移民投入深厚的感情去搬迁”,而这不仅仅限于会议上通知里的一句口号、一个要求,在紧迫的历史感中,这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不到晚上六点,天已经很黑了,雨越下越大。

今春的干旱缺水、秋季延续至今的绵绵阴雨已经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房屋主体建成,门窗等正在安装,外墙涂料只有等待晴天再续。安置点上“小太阳灯”亮起,施工队夜场赶工。旁边一大片地上货车在运输土料—尽管道路泥泞得司机必须要小心翼翼驾驶,经过移土培肥这里将后是一片蔬菜大棚。

柳陂镇书记秦子胤和几名政府工作人员也在工地监督质量和进度。不远处,是在活动板房里设立的指挥部,食堂也在那里。

本月20日,184户移民将搬进安置点。

一公里外的一所废弃小学宿舍里注满了舒家沟的移民,楼前空地上搭着几顶救灾帐篷,温暖的黄色灯光和饭菜香味泻出。

李敏在帐篷里熟练的做腌菜馅包子,工厂里上班的老公一会就回来。她话不多,一直微笑着。小两口在安置点选的两层楼。

相邻帐篷的张辉菊已经做好晚饭等开中巴的老伴“回家”。“我们是三层楼,去看过好多次了。质量不操心,有干部在替我们操心”。

“移民牺牲很大,因为要原址复建,房子三月就拆了,三伏天三九天都住帐篷;经济损失也很大,一年多无土地种;2003年就一直住的土房,有钱也没法修。但他们还是很配合。”村支书李秀林有些动情,

“不过也是机遇,改善了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交通、排污等都规划得很好。” 柳陂地处郧县十堰结合处,出名的菜篮子基地。他描绘,以后这里是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蓄水后水上碧波荡漾、地上大棚林立、山上绿树成荫,居民点房屋鳞次栉比。

移民事 家务事

移民的牺牲奉献感动着每个人。采访中,多名政府工作人员表示,移民的事就是自己的家务事,做好移民工作自始至终离不开对移民投入真情。

今年春节前夕,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发表《春节前与农村干部谈谈心》一文,“库区移民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各级干部要像对待自家亲人一样关心移民,走进移民家中,倾听移民心声,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切实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使广大移民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10万人内安,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困难多,湖北省、市、县所承受的压力前所未有。省长王国生提出,移民工作是对广大干部全局观念、组织纪律观念、群众观念的一次重要检验。全省上下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天大的事上来,用天大的劲全面完成好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

为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移民内安复建任务,吃住在工地,半月洗不上澡、数个月未回家成了广大移民干部的真实写照。

自从2009年底从事移民工作以来,郧县移民局副局长鄢延春1年半跑了近30万公里。他坦言移民工作有三多:挨骂多、挨批多、吃苦多,“体力、心力都累”。之前外迁时郧县有40批,鄢跟车就有35批。“凌晨四点开始招呼大家,不到七点出发。几个小时后到达安置点又马上往回赶。刚开始在高速服务区吃饭,饭菜都是冷的。以后就干脆吃泡面算了,至少是热的。”

更有干部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丹江口市均县镇党委副书记刘峙清,在内安工作中兼任均县镇最大移民内安村关门岩村工作组长。他亲自参与全镇34个移民安置点的设计规划评审,每个细节都严格把关。患有高血压的他曾达到低压160、高压220,常常忙碌起来忘记吃药。4月1日,刘峙清在报送移民材料时突发脑溢血,经抢救后不治逝世。。

“自从他做移民工作,家几乎就成了旅馆。他常一个多月才能回一趟家,而且每次来去匆匆,连女儿都见不到一面。以前盼着盼着还能等到他回家,现在等也等不到了……”刘峙清的爱人郑明丽说。

多措施护航

副省长田承忠指出,实际工作中,政府始终秉承优先、优厚、优越“三优”原则,充分倾听群众呼声,尊重群众意愿,满足群众诉求,最大限度地从措施上、资金上帮扶移民、普惠移民,最大限度地争取广大移民群众的理解支持配合。

确保移民合法权益。在研究问题、出台政策等方面设身处地为移民着想,让广大移民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为支持内安移民建房,库区出台 “以奖代补”办法,对配合拆迁、按时建房、及时搬迁的移民实行分阶段奖励,人均奖励额度超过4000元,缓解了建房难、建房慢问题。省政府按照人均600元的标准筹措了房屋维修资金,有效地解决了少数外迁移民房屋质量缺陷问题。

在移民身份确认,实物指标补偿,价差测算、兑付等方面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充分保障移民的知情权、话语权。

湖北省直31个部门则对口帮扶库区29个移民内安乡镇,各部门都建立了帮扶工作机制,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帮扶计划,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移民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安置质量。省移民工作指挥部协调督办组常驻库区,工作动态掌握在一线,政策服务在一线,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在一线。领导包保制度也确保了移民工作的高效。十堰市实行了“四大家”31名领导联系库区29个乡镇工作制度,县市区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村组、机关干部包移民户的包保责任制。

确保正常施工才能让安置房如期完工。政府为此采取了延长库区粘土砖企业生产期限、组织非库区乡镇和外省劳力进工地、政府无偿为企业提供模板和脚手架、补贴人工工资、慰劳施工人员、叫停一般性工程援建移民工程等一系列措施。

移民是天大的事、建房质量安全是天大的责任。内安移民住房建设有400多万平方米,短短8个月时间修建,如何保证质量?

据介绍,移民内安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得到了全覆盖。省市县住建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将全库区所有移民内安工程纳入监管范围,做到了监管无盲区、指导无空白。

同时强化技术指导。今年4月、9月,湖北省移民局会同省住建厅联合召开了移民内安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和竣工验收现场会,制定监督管理要点、加强质量安全监督和移民内安房屋竣工验收的一系列工程质量监管和竣工验收的指导性文件,印发了《十堰市村镇个人建房质量安全施工技术指导手册》,加强自主建房的质量监管。

三是加强质量巡查。省移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网多次组织专家开展明查暗访,核查技术资料6000余份,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40余份,出具质量安全通报3次,及时查处和排除质量安全隐患100多处。

四是明确监管责任。库区严格落实了包乡镇县市区领导、工程监理、质量监督、包保干部、乡镇负责人、移民理事会“六位一体”的责任监管体系。五是把好重要关口。严把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队伍、原材料检测、地基处理、施工质量、预制构件、施工装备、检查监督和竣工验收十项关口,对移民工程全过程质量管控。

采访中,移民满意度普遍较高。尤其是移民理事会监管质量让移民有了很高的积极性。李明阳告诉记者,他们不但每天到工地上看房,还“自发组成民兵,穿迷彩服,看工地材料、维持治安等。一个夏天下来黑霉黑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