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拿4块“宝地”备选 “领事馆区”年内定址
未来武汉有多“国际化”?昨日,市政府举行第七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市交委和市外办三部门负责人围绕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展示了大武汉的国际化路径。
继法国、美国、韩国之后
英国领事馆有望进驻
武汉领事馆区的选址备受关注。昨日,市外办透露,江岸、汉阳、硚口等区都在竞争,市规划局已提出4块备选地——王家墩CBD商务区、武昌沙湖旁、汉阳月湖琴台大剧院旁和汉口天津路附近。综合区位、交通、自然、人文和配套等相关因素后,力争年内完成选址规划工作。
武汉是中部地区唯一设立领事馆的城市,法国、美国、韩国均已在汉设立领事馆,其中法国、韩国驻汉总领事馆开设了签证业务。
市外办透露,正积极争取更多国家来汉建领事馆,其中,英国希望较大。去年,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英国政府致力于提升英中关系,将向中国增派50名外交人员,考虑在中国增设一个新的领事馆。而经过武汉相关方面的努力,英国对在武汉建领事馆兴趣很浓。
世界500强企业
今年力争1/5落户
截至去年底,共有8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武汉投资116个项目。今年,我市招商引资目标是新引进10家,力争16家,使落户我市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到100家。
市商务局介绍,我市一季度招商引资形势看好,国内外资本聚集趋势明显。一季度成功引进4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并有1家世界500强(武汉中粮肉制品公司)增资。
此外,英国玛莎百货在汉街开设首家直营店,美国迪斯尼英语在汉开设两家培训机构,美国安博物流、法国圣戈班汽车玻璃加工项目、德国博世汽车刹车项目、香港周大福珠宝加工项目也即将落户。
公共场所中英双语规范标识
武汉现有交通标识和道路标识没有英文翻译,只有大写拼音。为了打造“国际范儿”,年内我市将规范公共场所的英文标识。
据介绍,市外办已于今年1月启动了全市公共场所英文标识规范工作,并组织专班调研,先后赴上海、北京、成都等地学习,拟定的相关方案已报市政府同意。英文标识的规范将纳入“城管革命”,由城管、交管、外办、旅游局、地名办等部门联合落实。市外办已率先启动《武汉市公共场所中英文标志译写指南》,届时还将组织翻译专家把关英文标识的规范。
根据初步方案,英文译写会有3条规则,比如“一元路”会翻译为YIYUAN ROAD,采用“专名+通名”的方式;第二条是按约定俗成原则,东湖翻译为EAST LAKE,不过,“东湖路”仍翻译为DONGHU ROAD。
多条国际特色风情街款款走来
“招商引资会给市民带来更多好处”——昨日,市商务局介绍,我市将规划营造国际化的生活环境。
据了解,去年外资企业为武汉创造了300多亿的税收,在汉工作的外国人接近万人。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我市将更加注重对商圈、街区的国际化打造,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国际风情街区。这些街区将按照地段、人群的不同,赋予差别化的国际元素。
目前商务部门正着手以香港路、万松园路、台北路、武汉开发区法国风情街、楚河汉街等为重点,打造若干个具有国际(地区)商业文化特色的风情街。在外籍人士聚集区,以国际化标准建设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
市外办联合长报集团
英文报近期创刊
根据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要求和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外办正联合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创办一份英文报纸。
英文报刊名暂定为《Changjiang Weekly》,拟于近期创刊,旨在为在汉外籍人士工作和生活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营造国际化城市环境,推动武汉对外开放。
根据规划,英文报刊的读者主要针对在汉外籍人士,将覆盖常驻武汉的外商机构、三资企业、领事馆、外国专家、外国留学生,以及涉外机构、外贸公司、宾馆饭店、大专院校、图书馆、科研文教卫生单位等。
此外,我市还将编撰《外籍人士在汉工作生活指南》,拟在“家在武汉”工程启动仪式上发行。《指南》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制作,主要提供武汉概况、饮食、医疗、教育、文化、娱乐、旅游、购物、出行等公共服务信息,有关居留、就业、宗教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武汉投资环境及优惠政策,武汉市直相关部门通讯方式等。